饶平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江潮客情36客家人兴建的潮汕铁路成就潮 [复制链接]

1#

在介绍汕头管辖粤东的历史前,有必要先梳理下“潮汕”的由来及其地域的范围。

“潮汕”一词的出现,源自从潮州府城到汕头埠之间潮汕铁路的兴建。话说梅县松口镇的张煜南(字榕轩)、张鸿南兄弟,年轻时来到印尼,曾经在大埔人张弼士手下工作。当张弼士被清廷委任为粤汉铁路总办的时候,就邀请张煜南一起参与铁路建设工作。最终,张煜南兄弟与台湾林丽生合资(据说林丽生的资金实际上有日本的背景,因为当时台湾正被日本所占据)。潮汕铁路于年动工开建,开始时由日本人主持设计修建,他们曾经还因粗暴施工引起民愤。后在张煜南等人的努力下,潮汕铁路于年11月正式通车。虽然潮汕铁路在年日军侵略潮汕前夕被迫拆毁,但其路基后来修建成为现在的潮汕公路(我小时候乘坐大巴车行走的公路路线,民众仍称其为“铁路线”),其在汕头的起点,就是现在位于汕头老市区的汽车客运总站。

潮汕铁路通车时,汕头已开埠近半个世纪,海外货物来到汕头港之后一般通过韩江进入上游内陆。但由于河床淤积或是遇到浅水期,大型货轮无法通行而导致运输效率低下。于是,这条铁路成为当时汕头港与韩江中上游城乡水陆货运中转的交通动脉,对上游粤闽赣三角地区的客货进出汕头和人民下南洋起到了积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年,潮安的新加坡富商之子许雪秋在孙中山的委派下,和嘉应州客家籍同盟会成员何子渊等人为了筹备潮州起义,以承筑潮汕铁路的名义将近千名起义人士作为铁路工人集结起来。由于走漏风声,最终于清光绪三十三年(年)五月二十二日在潮州饶平县南部重镇黄冈仓促发动起义。余既成等人聚集党众余人经过一夜战斗,以较小的伤亡攻克黄冈(史称“潮州黄冈丁未革命”)。第二天,起义者在旧都司衙门成立军政府,推举陈涌波为司令(他作战最勇敢)、余既成和张跃为副司令(他们两人分别是当地参加起义人数最多的余、张两个姓氏的代表)。起义军纪律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深受群众拥护。虽然最终起义在清军的围剿下仅6天即告失败,且由于起义名单不慎落入敌手的缘故,最终导致牺牲的义军达到人,其家属更是死伤无数。但该役是同盟会成立后酝酿几年、在广东境内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并且第一次使用了青天白日徽的旗帜,还第一次发行了银票,是孙中山先生亲自领导的推翻清朝封建帝制的十次武装起义中的第三次,比辛亥革命还早四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对此役给予高度评价:“此次死难之同志皆隶同盟会之干部也。倘无诸烈士轰轰烈烈足丧满虏之胆之善因,焉有辛亥武昌之义师一举而鄂督瑞澄逃入军舰之美果也!”

汕头港开埠后汕头迅速发展,加上汕头在20世纪长期作为粤东行政中心等因素,使汕头汇集了大量潮汕和客家的精英。比如,我到过的大埔百侯镇肇庆堂,是一组建于年的一中一西两处建筑的客家民居建筑群,在百侯镇省道边显得很醒目。肇庆堂就是由侯南村人杨荫垣、杨俊三兄弟到汕头经营药材成为一方富商后回家建设的。

20世纪70年代以前,有一位华侨享誉潮汕,他就是虎牌万金油和《星岛日报》的创始人胡文虎。胡文虎是出生在缅甸的福建永定人,十岁时被送回永定下洋镇中川村上学,四年后再出国随父学中医料理药铺。这位福建客家人在年建设了当时汕头最高的胡文虎大楼作为永安堂制药厂和报馆,并在汕头捐资办学。我在地图中发现,胡文虎老家旁边有条漳溪河,漳溪河往下流就到达大埔西河镇车龙村张弼士的老家,再往下就到大埔老县城茶阳镇进入汀江流域了!而且胡文虎的母亲是潮州人,所以他真算是潮客一江亲的代表人物了。

(本文摘录自年3月出版的图书《一江潮客情:潮汕与客家历史文化访思录》,汕头日报、潮州日报、梅州日报和揭阳日报先后发文推荐该书)

本书内容已分85节全部摘录发布,更多精彩内容和视频,请搜索《一江潮客情》及序号观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